方為因 大為果
Orientation and principles make greatness
《企業需要敬業精神——張總退休有感》
發布時間:
2014-01-10
什么是敬業精神?我個人認為,用心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便是對敬業精神最好的詮釋。
也許,在這個什么都講究品味、時尚、經典,比吃、比穿、比張揚的年代,談敬業精神好像有點落伍,被人恥笑,認為敬業精神是一種空虛的東西,不切實際,不能給你帶來經濟利益上的東西。特別是在當前這種被金錢所左右的社會里,敬業精神更是不切實際。但我認為,敬業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任何時候、任何年代都不能丟棄,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需要敬業精神。員工需要有敬業精神的企業,企業需要有敬業精神的員工。咱們大多數人都是社會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找一份普通的工作,維持普通的生活,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但若想使自己的生活質量不斷地提高,就需要有一份有意義的工作,而要想達到這樣就離不開敬業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才能使你的工作有熱情;有高度的責任心,才能使你的目標和理想有了實現的基礎。
方大公司同樣需要有敬業精神的員工,而員工也同樣期望有敬業精神的企業,能給自己提供一個實現自己目標的平臺。張瑞林同志就是方大公司有敬業精神員工的代表。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按說應該去安度晚年,共享天倫之樂的年齡,而張總卻不這樣想,一直保持著對工作的執著及激情,一直保持著對方大公司的敬業精神,而且用這種精神激勵和鼓舞著身邊的每一位員工。而今,張瑞林同志已光榮退休,但是他的那種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以及對公司那種敬業精神,不能“退休”,要一直保持在方大公司,時刻激勵和鞭策著我們。讓我們的員工時刻有激情,有高度的責任心,遇到困難不是丟棄到一邊,而是盡最大努力地想辦法去解決,而每當自己遇到困難而又盡力去解決之后,心里也是一種無以言表的喜悅,這也許是敬業精神的一種體現。
敬業精神是走向成功最為堅實的基礎,是走向成功的階梯。企業在發展的初期需要敬業精神,發展期需要敬業精神,企業做強做大了,更需要敬業精神。方大公司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與大量有像張瑞林同志一樣敬業精神的員工的努力工作分不開的。張瑞林同志之所以能夠得到公司廣大員工的尊重,除了他的德高望重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敬業精神,對工作的全身投入,對工作的不計回報,對工作的那種激情。具有敬業精神的人應該受到尊重。
曾經有人說過:“不要把工作當做義務,要當做權利”,這句話無疑說明了人在工作中的敬業精神,現在的年輕人最大的缺點,就是對自己的職業缺乏敬業精神,表現在工作中懶散,沒有激情和責任心,遇到困難就退縮,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大公司的年輕員工同樣也有這樣的缺點,所以要讓張瑞林同志的敬業精神在方大公司傳承延續。作為年輕人,張瑞林同志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只是敬業精神,很多地方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從公司歡送張瑞林同志光榮退休座談會上,各位都談到了與張總在工作和生活中相處的點點滴滴,有的還流下男兒不輕彈的淚水,都是在內心深處對張總的敬佩之情。張總的方方面面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有責任將張總的這種精神在方大公司不斷傳承下去,影響著每一位、每一代方大人。只要我們每一位、每一代方大人具有張瑞林同志的這種精神,何愁“方大品質,傳承百年”不能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