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為因 大為果
Orientation and principles make greatness
《方大的守夜人---張瑞林》
發布時間:
2014-01-17
張總退休了,雖然我早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但是這一天真的到來時,心理上還是一時難以接受,因為我和張總有個靈犀,那就是張總要到80歲才能退休,他要在方大輔佐我10年。現在,由于身體原因,張總不得不選擇提前退休,成了我倆最大的遺憾。
公司里少了張總,我感覺我的辦公室瞬間變得空落落的,有幾次我不由自主地會往工程部那邊走幾步,然后突然想起來張總不在,我叫不到他,心里頓時也空落落了。靜下心來,我開始回憶我和張總的點點滴滴,想起來我和張總從相識、相知、相交到肝膽相照的十幾年的風雨歷程。
我和張總是忘年交,相識于十幾年前,當時我在一家監理公司任副總經理,張總從市里一個很有級別的單位的主要領導位置上退下來后,又應聘到那家監理公司的。當時公司為了節約培訓費用,在省里組織總監理工程師培訓時,以他不是工程專業人才為由,沒有給他報名,他就自己掏錢去參加了培訓,并取得了一級總監理工程師證書。這件事讓我對他有了很深刻的認識,我發現這位老人身上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張總在這家監理公司先后負責了大大小小五六個項目,每一個都完成得非常好,我們倆在平時的工作中也配合得非常融洽。我現在住的房子,就是張總監理的,當時找開發商優惠,人家老板很給面子,優惠了很多。但是由于單位環境的問題,我辭職后,張總在那里工作得不是很舒心。
2006年底,我33歲,和幾十個弟兄們一起走上創業之路,張總以古稀之年也毅然地加入到這個團隊中來了。其實當時有人提醒我,說他那么大年紀了,還能干幾年?你別給自己弄個包袱過來。我說,怎么能說成是包袱!這是我們的寶!如果到時候張總跑不動工地了,我就讓他回機關工作,給我當個好參謀。
張總在方大的細節我就不說了,相信大家都親眼目睹了,我只回憶幾次張總讓我感動的瞬間。
這次張總申請退休,進了我的辦公室,先從兜里掏出來一沓錢,放到我的桌上說,這是公司前一段給我發的工資,我沒有上班,所以不該領這些工資。我說,公司有規定,你病假期間仍可以享受這些待遇。可張總說,前一段我已經休息過了太長的時間了,絕對不能再領工資了。僵持好久,我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得按他的意思辦了。這么多年來,每次給張總加薪他都堅辭不受,每次春節給過節費,他都非要退回來。可公司2011年承攬東區那個大項目需要大量集資的時候,張總和老伴兒第一時間就把自己的箱子底兒都拿了出來為公司解燃眉之急。
2012年公司舉行五周年慶典系列活動,每次活動張總都全程參與,不管是否參與比賽,他都要在現場堅持到最后一刻。年終聯歡會,張總和老伴兒還上了一個表演節目。當張總戴著墨鏡在江南style的樂曲中充滿激情地上臺那一剎那,我的眼眶濕潤了,場下也沸騰了。這是什么樣的激情?才能在全場燃起這樣的熊熊之焰!
今年上半年,時任工程部經理有了辭職的念頭,并多次私下給張總流露。張總一次在我的辦公室給我說,如果他真的要辭職了,公司暫時找不到合適的人接替的話,那就把工程部交給我吧,我身體還可以,還能干的動。大家想想,工程部經理這個崗位的工作強度有多大?一位七十六歲的老人,在公司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主動提出來承擔這副重擔,能不能讓我這個當家人感動?
今年6月份我出國期間,張總病了,很重。但由于那半月的時間我一直不在公司,其他同事怎樣勸他休息一下他都不聽,一直堅持上班,沒有請假。我回來后大家給我說了張總的情況,我又看到他臉色很不好,就嚴令他必須休息,必須到醫院就醫,他才接受。
望著病床上張總憔悴的面容,我的淚水在心中流淌,我知道,張總這列高速運行了幾十年的列車要慢下來了。此刻,張總的心里可能也很難受。我離開時,張總舉著藥瓶送我到電梯口,依依不舍。電梯門關閉的一瞬間,我的淚水噴涌而出。
幾年來,我對張總的稱呼一直是“方大的定海神針、我的主心骨”,可就在今天我落筆的一剎那,我想到了“守夜人”這三個字,用這三個字來形容張總太貼切了。什么是守夜人?守夜人就是平常的時候適時提醒你,遇到有盜賊上門的時候,不顧一切、不惜舍命維護家庭利益的人。魯迅先生是中國文化的守夜人,政府是社會的守夜人。今天,我請大家記住,張總就是我們方大這個大家庭的守夜人!
張總退休了,但張總的精神更應該在方大生根發芽,更應該銘刻在每一位方大人的心中,在我們方大的發展道路和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上時刻為我們指引方向,時刻給予我們無盡動力。
我們要學習張總,學習張總對工作、對事業的高度責任心。我認識張總這十幾年來,所有張總接受的所有任務均有始有終,沒有一個半途而廢的,大家問問自己,能夠做到的有幾個?
我們要學習張總,學習張總對工作、對事業、對生活的蓬勃激情。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司成長的喜悅,七十五歲時,還和一幫二十幾歲的小青年兒跳騎馬舞,大家看看周圍的老人們有沒有人能做到?
我們要學習張總,學習張總時刻主動迎難而上的精神。張總76歲了,在公司遇到困難時,還主動向我伸手要最重的膽子來挑,大家問問,能夠做的又有幾個?
我們要學習張總,學習張總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張總長期擔任行政領導的職務,對于監理和工程技術,一開始可以說是徹底的門外漢,可當他十幾年前跨入這個門檻之后,一切從零開始,迅速就成為了這個行業的專家,靠的就是這樣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
我們要學習張總,學習張總謙恭待人的精神。這是張總給每一位接觸過的他的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我們要學習張總,學習張總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無論在任何單位,任何崗位,張總在名利上從未提過一點兒要求,向來任勞任怨。
其實,我們最應該學習的是張總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成就百年方大”正是張總的美好理想,我們一定不能辜負!
向張瑞林同志學習!
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