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為因 大為果
Orientation and principles make greatness
讀《華為是如何創新的》有感
發布時間:
2015-06-15
華為是如何創新的這篇文章的理論從中國的創新文化入手,提出顛覆式創新在這片文化土壤中的特殊意義,從人類的文明史看出,如果把科技進步比作一條河的話,創新則是這條河水覆蓋過的鵝卵石,創新是一波一波的浪潮,它是洶涌的且必須連續的浪潮文化,要不斷地去覆蓋,擊碎,再覆蓋。也許可以這樣理解,美國的創新文化是打靶,則中國的創新文化就是覆蓋。理解到了這一點,就對華為的創新思路有一個基本了解。
任正非說當發現一個戰略機會點,我們可以千軍萬馬壓上去,后發式追趕,你們要敢于用投資的方式,而不僅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資源堆上去,當然我們企業也會有遇到戰略機會點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就要未雨綢繆,積累在平時,牢牢地抓住每一個戰略機會點。
文章中“創新是寂寞的事業,容不得非黑即白、否定一切、和敲鑼打鼓、大干快上的大躍進思維,如果所謂的互聯網思維要以一場運動的方式呈現才叫做創新的話,任正非寧可選擇做保守的孤獨主義者?!比握鞘且粋€卓越的戰略家,他對格局的把握能力非常強。而事實上,他本身并不是在研究格局,而是深知“創新”才是奠定其市場地位的根本。創新則是對知識資產的組合路徑。這一點,無疑超越了大多數中國的企業家的思維高度。
關于創新任何一家公司,無論它的規模有多大,資源都不可能無限度的投入。不能說互聯網來了,公司就把自己的主業丟掉,都像騰訊那樣去做互聯網服務了。華為的定位非常清晰,只做“鐵皮”,而不是自己去參與網絡運營。對于華為來說,互聯網更多的就是一個工具,用它來提升公司內部的效率。
從任正非的文章中我們感悟到:任何時候,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作為企業,要想長足發展,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危機意識,對于企業員工來說,樹立危機意識,就要加倍珍惜工作,盡最大努力完成好本職工作,不斷追求進步,努力使自己的工作適應企業的需要,并充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企業做出創造性的貢獻。對于工作來講增強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能力,不斷適應形勢的變化,掌握市場發展動向。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統一構成以人為本的完整內容。在企業發展的道路上,華為公司尊重客觀,與員工求得觀念統一,讓員工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同步富足,實現利益共享。我們也要做好以人為本的文章。要通過多種手段,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個人發展空間。要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激勵那些為企業發展兢兢業業、辛勤工作的員工,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實現成果共享。同時,在物資獎勵有限的前提下,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上下功夫,要用統一的思想、統一的價值觀武裝員工的頭腦,像華為一樣實現全員一致,凝心聚力,握指成拳,實現企業經營成果的不斷擴大。在中層干部或者關鍵崗位選拔任用上,要按照任人唯賢的原則公開競聘,堅持“能者上,庸者讓”,實現有為者有位。
對于我們企業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始終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始終要有高度的危機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從嚴管理,不斷尋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做到慎終如始、與時俱進、革舊鼎新,才能不會倒下。